福州福清音西村城镇化经验闻名全国 村居变城市新区
福州丝网印刷城市新闻 2013-4-11 9:20:46 来源:福州彩印厂
福清音西村曾是全国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。
上了年纪的人,对当年“北学大寨,南学音西”的口号还耳熟能详。那时音西村创造的“音西经验”闻名全国。
今天,在城镇化进程中,音西继续书写着传奇。这个昔日的郊区农村,早已从“农村版”的明星村成功转型到“城市版”明星村,实现农村向城市新中心的跨越。发生在这个村里的种种变迁,正成为福清城镇化发展的缩影。
驾车行驶在福清交通最繁忙的清昌大道,两侧都是红火的商场、高档小区和酒店。同行的“老福清”一再提醒记者,已经进入福清音西街道音西村的地界了。可记者寻找良久,仍难以找到“村”的迹象。
在这里,福清的新地标“两馆一中心”早已拔地而起;在这里,万达城市综合体正如火如荼地建设;在这里,还引来了20多家银行、五星级酒店入驻……
“如今,这里已成为福清城市的新中心了。”“老福清”向记者介绍,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、果园。随着福清城市空间扩大,这里已成为展示福清繁华的“大舞台”。
曾经闻名的农业样板村
4月9日,62岁的林绍顺正在自家楼底下晒太阳。
“不知哪一年起自己没干农活了!”提起在村里的生活,他告诉记者,以前家家户户种地,那时候得挥锄头、出大力,后来不种地了,村民们有的做生意,有的在附近的工厂和商场就业,不用那么辛苦了。
闲聊中,记者了解到,音西村方圆8平方公里,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,就成为全国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。“北学大寨,南学音西”,就是当时响当当的口号。
这种荣誉,如今村里的老人还记忆犹新,也让他们自豪。
解放不久,音西村就率先在福清成立首个农业合作社,大力开展农业合作化。在此基础上,农田基建逐渐铺开。从1959年至1962年4年间,全村人自力更生,将原有4399亩耕地整成40片水旱轮作区,初步做到排灌系统化,还扩大耕地面积150亩。所花20多万资金主要靠自筹,国家少量补贴。
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,被总结成“音西经验”,成为全国学习推广的典型。
文章标题:福州福清音西村城镇化经验闻名全国 村居变城市新区
本文关键词:·福州画册设计制作 福州彩印厂 福州印刷 福州画册设计 彩色印刷
福州丝网印刷,fzswys.net,福州丝网印刷厂,丝网印刷公司,印务公司,专业丝网印刷加工
|